婦幼團隊跟死神的賽跑
醫生,醫生
請求全力搶救
不惜以一切代價
救救我太太…..
這是一場與死神的“博弈”,體現的是南通市婦幼保健院醫務人員高度的敏銳性和對復雜病情的判斷力,是醫院快速反應的執行力,更是婦產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內科、檢驗科、輸血科等多科室并肩作戰聯合救治的配合能力。
11月8日凌晨,夜深人靜,婦幼保健院的產科卻依然人頭攢動、一片繁忙景象。正在忙碌的產科急診值班醫生曹春裕接到緊急電話,120即將送來一名高齡、胎膜早破的足月孕婦李女士(化名),電話中敘述:孕婦在家出現抽搐、呼吸困難。曹醫生意識到極可能是“羊水栓塞”,立即通知急診室護士和值班搶救團隊做好急救準備,并前往急診大廳等候患者到來。2時17分患者被送到急診室,孕婦呼吸困難,一直喊著:“我要死了、醫生救我”!急診護士立即予心電監護、氧氣吸入,同時曹春裕醫生對李女士進行緊急評估:患者全身皮膚青紫、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胸悶氣促,煩躁不安,過度通氣,有強烈的瀕死感。憑借經驗,立即判斷為羊水栓塞可能。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刻不容緩,危重、危重、危重!!!曹春裕醫生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將患者轉運至手術室,早在等候的產科值班主任胡曉紅醫師,立即啟動應急反應系統,展開一場生死大營救。分秒必爭,時間就是生命!
凌晨2時20分患者進入手術間, 主刀醫師胡曉紅主任邊準備上臺手術,邊通知醫院快速反應團隊。手術緊張而快速有序地進行著;術中發現患者胎盤1/3面積早期剝離、出血洶涌、創面滲血不止、DIC,血壓持續下降......
醫院快速反應團隊的專家們相繼奔至手術室,參加搶救工作。歷過2小時與死神的艱辛搏斗,在婦產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內科、檢驗科、超聲科等多科專家聯合搶救下,終于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產婦的生命得到挽救,轉入ICU繼續高級生命支持治療。
破曉時分,參加搶救的專家們不顧自己的疲勞,依然守護在產婦的身邊,7時許,被確診為羊水栓塞的李女士終于恢復神智、生命體征趨于平穩,專家們這才露出欣慰的笑容。在南通市婦幼保健院多學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她贏得了人生寶貴的第二次生命。
記者了解到,這是南通市婦幼保健院近期第二例成功搶救羊水栓塞患者。“羊水栓塞”是指羊水進入產婦血循環引起的全身炎癥性“瀑布樣”級聯反應,表現為以呼吸循環衰竭、凝血功能障礙為首發的全身各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數據顯示:本病發生率為4/10萬~6/10萬。產婦發生羊水栓塞后,嬰兒若還在子宮里,TA的死亡率高達65%。遭遇羊水栓塞的產婦,死亡的時間快到可從數分鐘至數小時,約1/3的患者在發病半小時內死亡,另1/3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多由于肺血管栓塞引起,其余1/3死于血液不凝或腎功能衰竭。在搶救存活的女性中,有完全治愈的,也有遺留腎、腦、心等臟器功能不同程度損害的。所以,在婦產科醫生眼中,羊水栓塞被稱為“惡魔的抽簽”。
南通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助理、產科主任成曉燕告訴記者:羊水栓塞搶救成功的關鍵在于接診醫生早診斷早處理、足夠的血液儲備量、有一支隨時能組建的搶救隊伍、MDT管理模式的正確運用、多學科醫生之間嚴絲合縫的配合。尤為重要的是,快速反應團隊成員平時需要反復進行急預案演練,才能在實際操作時高速、有效、默契配合。成曉燕主任強調說:“年輕的產科醫生,如何從新手到專家?靠的就是平時不懈怠的模擬實訓!尤其是應對羊水栓塞這類萬分緊急的搶救工作時,只有做好日常的模擬實訓,才能讓我們的醫生在關鍵時刻,更出色地完成搶救工作,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溫馨提示:年齡超過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多胎妊娠產婦、生產次數多的經產婦、存在孕產期并發癥(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子癇、羊水過多、子宮破裂)的產婦更容易發生羊水栓塞。定期產檢尤為重要。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